天津:清明祭扫 多项服务更便民

记者从市民政局获悉,清明将至,今年本市将开展以“一束鲜花寄亲人 暖心服务在清明”为主题的清明祭扫接待服务。为满足百姓需求,解决市民无法现场祭扫问题,市属殡葬服务单位通过“完善一个综合型服务平台”“开展一次集体代祭活动”“倡导两种网络祭扫形式”“持续两项服务常年预约”“推出四项便民代办服务”等活动,为祭扫群众提供贴心暖心服务。

各项服务微信通办

打开“天津殡仪服务”微信公众号,便可看到祭扫预约、骨灰迁移预约、节地生态安葬办理、在线骨灰续期、网上祭扫、全市主要殡葬服务电话等一应俱全,实现了群众“我要找、我要查、我要办、我要评”等需求,以及殡葬各类资讯“一网通晓”。

自此次疫情发生以来,市民政局创新服务模式,再次推出集体代祭活动。殡葬服务单位为满足不能前往现场祭扫的市民需求,对安放安葬在本单位的逝者,采取诵读追思词、鞠躬行礼、集体默哀、书写追思卡、悬挂丝带等多种方式举行集体代祭追思,市殡仪墓地事务服务中心对安葬在本园区的8.2万余座逝者墓碑免费擦拭,表达对逝者的尊重和缅怀。

海葬草坪葬可预约

为保障祭扫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,市民政局推荐市民选择全时全域家庭追思会祭奠和线上祭扫方式。市民可登录市民政局官网、“天津殡仪服务”微信公众号或“津心办”(App、微信小程序),查找家庭追思会引导视频,完成家庭追思活动,或进行网上祭扫。

民政部门也将继续提供海葬服务预约和草坪葬预约。

市民可拨打海葬服务专线电话27716792、27322944(8:00至16:00)等预约登记报名。

草坪葬全年为群众进行预约登记,并适时组织开展节地生态安葬活动,市民可通过市殡仪墓地事务服务中心:26824711(8:00至16:00),滨海新区汉沽逸安园:67191124(8:00至15:00),宁河区永定塔陵:4006580405(8:30至15:30),西青区西城寝园:23980930(8:30至16:30)预约。

代祭代扫服务便民

受家属委托,市属殡葬服务单位今年清明期间提供代祭和代扫服务。

代祭服务包括承办单位采取擦拭骨灰安放设施、敬献鲜花、诵读追思词、鞠躬行礼等形式进行祭奠,并将拍摄照片或录制视频提供给申请人。市民可拨打服务电话市第一殡仪馆:17512241448(24小时),市第二殡仪馆:58910018(24小时),市第三殡仪馆:60656358(24小时)预约。

代扫服务包括承办单位采取擦拭逝者墓碑、代为采购祭奠物品、敬献鲜花、诵读追思词、鞠躬行礼等形式进行祭奠,并将拍摄照片或录制视频提供给申请人。可拨打服务电话市殡仪墓地事务服务中心(天津憩园):26912551、18502691381(8:00至16:00),市殡仪墓地事务服务中心(天津寝园):28580661、18502691603(8:00至16:00)预约。

同时,殡葬服务单位还免费代替家属进行骨灰撒海服务。申请人可拨打市殡仪服务总站海葬服务专线预约。承办单位确定撒海日期后,提前3至4天电话通知申请人,按指定时间、地点携相关资料办理手续。骨灰撒海当日,承办单位将按照骨灰撒海流程提供礼仪服务,抵达指定位置后撒放逝者骨灰,并将代撒的活动图片或视频提供给申请人。

如报名免费代替家属进行节地生态安葬,可拨打市殡仪墓地事务服务中心电话预约。承办单位确定安葬日期后,提前一周电话通知申请人,按指定时间、地点携相关资料办理手续。骨灰安葬当日,承办单位将按照节地生态安葬流程提供礼仪服务,并将代葬的活动图片或视频提供给申请人。

天津节地生态葬推行十年 安葬千名逝者

4月3日,天津市节地生态葬十周年纪念仪式举行。记者从活动中获悉,十年来,本市节地生态安葬活动共计安葬上千具骨灰。虽然这些逝者没有留下姓名、留下墓碑,但却为后人留下了更多的蓝天、白云和土地,为造福后来人立下了功劳。

天津节地生态葬
天津节地生态葬
天津节地生态葬

推行节地生态葬是我国殡葬改革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,不仅是减轻群众负担、保障基本安葬需求的重要途径,也是移风易俗,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举措,更是促进生态文明建设、践行绿色发展理念、造福当代和子孙后代的必然要求。多年来,天津市殡仪墓地事务服务中心一直在探索更加节地环保的葬式葬法,带头推进殡葬改革。

2010年3月20日,天津寝园深葬区“思息园”启动“生态环保葬”,开创了天津市骨灰环保安葬的先河。同年4月4日,天津寝园率先推出了骨灰生态葬安葬形式,于“思息园”举办全免费大型公益安葬活动,拉开了天津殡葬业生态葬的序幕。活动当日392个家庭到场参与,共计安葬667具骨灰。

2016年,天津憩园也开始举办节地生态安葬活动,到2019年共安葬骨灰528具。这一年,憩园开发使用1.7亩新节地生态葬区,命名为“永生缘”节地生态安葬,可安葬骨灰约2万具。2020年,本市出台了《天津市节地生态安葬奖补工作实施办法》,当年就有255位逝者获得了奖励补贴。软件和硬件的持续升级,让越来越多的市民群众认可了这种绿色环保的殡葬方式,文明礼葬的观念深入人心。

仪式上,2021年“永生缘”节地生态安葬活动正式启动。103名逝者的骨灰在亲属的见证陪伴下安葬于绿地之下。据悉,截至仪式前,该安葬区已经安葬逝者745位,今年目前已经有190户家庭报名登记参与节地安葬。(津云新闻记者段玮摄影记者蒲永河)

来源:津云

市属殡葬服务场所集中代祭

缅怀祖先亲人不分形式,特殊时期就要随“疫”应变。连日来,为了弥补市民清明不能现场祭扫的遗憾,市属殡葬服务场所(市第一、第二、第三殡仪馆以及市殡仪服务总站、天津憩园、天津寝园)均用庄重而又有仪式感的代祭扫方式,对逝者致以追思,向生者表达慰藉。

  因为疫情,市第二殡仪馆骨灰迁移工作按下了“暂停键”,因此,在市 第二殡仪馆 的新址,网络一线牵,代祭仪式现场以旧址的骨灰存放楼为背景。“又是一年清明祭,思念弥漫你我心。亲人啊!今天我们又来看您了……”伴随着轻缓的音乐,主持人诵读祭文,抒发思念之情;工作人员统一着装,肃立默哀、鞠躬行礼、敬献鲜花,他们还将收集到的家属对逝者的寄语写在追思卡片上,悬挂在新址骨灰存放楼内,将思念之情隔空传递。

  天津憩园以祈福鼓开场、在小提琴哀婉的乐声中开启代祭扫模式。主持人饱含深情地致追思辞,工作人员敬献花篮,朵朵素菊道不尽对逝者的哀思。随后,所有在场人员亲手折叠千纸鹤并写上寄语,遥寄追思。全体人员虔诚静默,代逝者家属向在此安息的亲人行鞠躬礼,整场活动用暖心行动传递着人间的孝与爱。

  以往,清明节期间,我市会组织海上共祭活动,方便家属海上“扫墓”。今年受疫情影响,无法“海上祭”,市殡仪服务总站在海之眠纪念广场举行“海天遥思清明祭 一束鲜花寄亲人”──天津市2022骨灰撒海清明代祭仪式。工作人员以默哀、点亮祈福灯、系祈愿树丝带、放飞和平鸽等多种形式,表达对逝者的哀思,弥补家属不能登船海上祭奠的遗憾。

  “今年的清明节再次与疫情相遇,我们举办代祭扫仪式,就是请市民放心,您的思念,有人传递。”市民政局殡葬处处长张悦东说,虽然不能到现场祭奠先人,市民通过“云”平台同样可以表达对亲人的追思与悼念,目前,天津市民政局官网、“天津殡仪服务”微信公众号以及“津心办”(APP、微信小程序)都可以进行网上祭扫。此外,清明节当天,全市殡葬服务机构的工作人员均不歇班、服务不打烊,他们推出了各种便民措施,市民只需通过“天津殡仪服务”微信公众号,查找到相应的殡葬服务机构电话就可查询到服务内容,满足市民清明“正日子”悼念先人、寄托哀思的需求。(来源:天津日报)